近年來,宏觀經濟調整、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控、基建投資節奏放緩及行業內部結構優化等多重因素交織,使得地方財政緊縮態勢加劇,勘察設計行業增速亦呈現放緩趨勢。面對挑戰,中鐵建工集團長沙市規劃設計院積極應變,發揮51年發展歷程的深厚底蘊,依托設計湘軍技術優勢和中國中鐵平臺優勢,主動調整經營理念,聚焦主業,全力推動“立足長沙、深耕湖南、面向全國、走向世界”戰略的有效實施。在探索新質生產力、市場拓展、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
(一)孵化新質生產力,激發發展新動能
在新時代背景下,培育與發展新質生產力已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新質生產力在實踐中嶄露頭角,對高質量發展具有強大推動力。勘察設計行業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深入貫徹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
長規院致力于培育具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特征的新質生產力。制度先行,制定了詳盡的新質生產力實施行動方案,從戰略規劃、目標設定、體制機制創新、產品研發、人才激勵等多個維度進行了系統布局。一方面,長規院加速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明確科技領先類型發展定位,重點推進BIM、CIM、綠色低碳、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布局與發展。另一方面,強化科技人才支撐體系,深知新質生產力由新型勞動者、新型勞動資料及新勞動對象構成,高素質、高技能的數字化設計師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力量。近年來,長規院大力引進并培育數字化人才,累計引進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00人次,圍繞“專家引領、人才匯聚、技術創新”的核心戰略,持續提升一線生產人員的數字化素養,著力培養一批在行業內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科技領軍人才。
(二)深耕湖南,服務全國,依托中鐵,揚帆海外
作為湖南本土企業,長規院始終深耕湖南市場。按地級市、長沙市各行政區等類別進行了細致規劃與部署,構建了公司領導按責任區域牽頭、各層級協同作戰的高效工作機制,成效顯著。在屬地范圍內,公司高層積極拜訪長期合作的企事業單位,深化合作關系。
并購以來,作為中國中鐵的旗下三級子公司,長規院充分利用集團資源,拜訪了股份公司多家合作單位,在新拓展的鐵路站房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在新拓展的鐵路站房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大朗客整所上蓋開發綜合體等項目均順利推進。此外,長規院緊跟股份公司海外市場的拓展步伐,積極參與海外項目,參與中標蒙古國市政項目,標志著公司在海外市場取得了重要突破。
(三)“設計+”技術引領,全產業鏈協同發展
依托股份與集團公司的強大支撐,長規院進一步強化了全產業鏈的整體能力優勢,構建了涵蓋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咨詢等多領域、多維度的工程咨詢服務體系,促進了產業間的深度聯動。公司積極發展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并與產業投資、投資金融等領域緊密結合,形成了一體化的綜合服務體系。
在城市系統設計咨詢服務方面,長規院為城市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涵蓋頂層設計、戰略規劃、產業發展、空間規劃+X的系統性規劃,以及建設項目的開發建設、招商引資、運營服務等。同時,長規院積極參與城市更新研究,發揮城市發展研究與規劃設計產業鏈前端的引導作用,積極充當政府智庫角色。深入分析長沙“六區兩市一縣”的城市運行難點與痛點,進行了“一對一”的城市更新研究。同時,與湘江新區及各平臺公司保持積極互動,對各區域資源進行了全面梳理,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實施行動方案,助力城市空間資產數據化、商業空間重塑、消費活力提升、市民需求響應、社區復興及生活品質提升、城市文化傳承等。
在建設項目全過程設計咨詢方面,長規院涵蓋項目前期的決策分析、項目建議書及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或評估、項目立項審批等,以及開發建設期的全過程工程咨詢內容,直至項目建成后的運營服務、招商引資、產業運營、物業管理等。積極探索為集團公司拓展招商引資、產業運營、物業服務等業務的新模式。參與集團公司和中南大學校園合作項目,在交通優化、綜合整治、新建校舍、景觀提升等方面,開展有機更新的可行性研究與策劃工作,為助力中南大學爭創世界一流大學,實現校園建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專業力量。
長規院在市場變革背景下,結合企業優勢,孵化新質生產力。以傳統業務升級為基礎,創新技術為導向,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特點的新方向,新思路,新實踐。2024年基本保持良好穩定的態勢,合同額穩中有增,持續向好發展。
2025年工作展望
盡管當前經濟與行業環境面臨諸多挑戰與不確定性,但我國城鎮化進程未停,鄉村振興方興未艾,城市振興任重道遠,中長期建設需求依然旺盛。長規院將秉持堅定信心,主動出擊,積極應變,于逆境中不斷探索突破之道。2025年度工作重點如下:
(一)持續強化創新能力,鑄就核心競爭力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模式轉型,各級政府在傳統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投資放緩,轉而加大對城鄉新型基礎設施及未來產業的投資力度。在此背景下,傳統基建企業亟需向高質量、高潛力方向轉型升級。遵循集團公司對長規院“構建專業領域核心競爭力,探索行業發展新藍海”的戰略指引,長規院將繼續堅守“服務政府、賦能城市”的發展宗旨,緊密圍繞集團公司核心業務,依托長規院在“規劃+市政+建筑”領域的綜合技術優勢,針對城市治理與運營中的棘手問題,與地方政府攜手開展科技創新項目研究。通過深入研究城市品質提升與治理運營相關技術,構建城市服務需求與設施供給的高效對接機制,激發并培育未來城市與新興建設領域的市場潛力,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推動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的強大動力。助力集團公司開拓“第二曲線”市場,增強在新興城市建設領域的競爭力,為實現“一流城市建設服務商”的宏偉目標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本年度,將重點推進“智慧交通”與“智慧水務”兩大課題的研究。
其中,“城市排水系統‘廠-網-站’優化運行關鍵技術及應用”課題,旨在深化傳統業務范疇,運用科技手段提升城市排水安全與治理韌性,填補國內相關技術研究空白。本課題將綜合運用智慧化手段、系統化思維與多元化策略,全面深入地開展提升城市排水安全與水環境治理效能的研究。
“區域智慧交通總體規劃與設計關鍵技術研究”課題,基于長規院在城市交通疏導與體系研究領域的深厚積累,整合“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探索區域智慧交通平臺構建與優化的新路徑。
(二)優化戰略布局,深耕存量市場
面對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的轉變,長規院將因地制宜,精心優化戰略布局。一是產品布局,聚焦做精做強規劃、市政、建筑三大核心產品,錨定重大項目與民生工程,通過“人才+技術+項目”的深度融合,以項目創優提升品牌影響力,構建“技術+經營”的系統思維,深入市場與產品研究,以技術實力、服務能力、品牌優勢實現高質量經營。在城市更新、十五五規劃、產業體系、新能源等領域發揮規劃與策劃優勢,量身定制解決方案,提升效率,創造價值,以優質產品與服務贏得客戶信賴。二是市場布局,加強政策研究與實地調研,構建涵蓋宏觀經濟、財政能力、市場潛力、競爭狀況等多維的區域市場分析機制,為市場選擇與切入提供戰略指導。強化市場深耕與區域拓展,鞏固長沙市場首位度,同時加快布局其他地州市市場,形成點面結合的根據地格局。堅持現場保市場,緊密跟蹤市場動態,及時調整布局策略,提升市場關系管理效能。
(三)調整經營思維,發掘新興市場
深化經營思維調整,積極探索新業務與新模式。面對傳統業務增速回落的現狀,搶抓綠色低碳、城鄉協同、產業升級、數字中國等國家戰略帶來的新機遇。利用屬地資源,加強與省市級發改部門對接,提前獲取地方政府戰略規劃與任務部署。同時助力集團公司發展,整合技術骨干成立專項工作班組,發揮政策研究、項目策劃等前端牽引優勢,助力集團拓展施工總承包、項目投融資、城市運營等業務領域,共同開創發展新篇章。同時,發揮設計牽引與協同經營作用,拓展國內外市場,特別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尋求更大突破。
長規院將以更加堅定的步伐,持續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為打造智慧城市、賦能美好未來貢獻更多力量。
版權所有:長沙市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湘ICP備11015747-1
經營發展部: 0731-84135500 綜合辦公室:0731-84134010 黨建工作部(人力資源部): 0731-84135251 傳真:0731-84134010
郵箱:csghy@163.com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人民東路46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