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鐵建工集團長沙市規劃設計院設計的湘江院士港項目迎來主體結構沖出正負零重要節點。該項目是長沙市規劃設計院立足長沙、深耕湖南的標志性項目之一,湖南日報對項目進展進行了跟蹤報道。
陽光傾瀉,機器轟鳴,工人們奮力拼搏,奏響了一曲激昂的建設之歌。8月26日樁基開始施工,11月12日頂板澆筑完成,30天,2412根預應力管柱,40天,350000方土回填壓實,21天,25000余平米地下室底板澆筑,每一塊磚石的壘砌,每一根鋼梁的架設都承載著科技與創新的希望,也凝聚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長規院用專業的設計實力,助力湘江科學城建設成為引領區域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的新高地,鑄就湖南“創新名片”。
湘江院士港位于長沙市湘江科學城,項目總建筑面積約8.7萬平方米,建設4組院士研發組團、1棟院士實驗室和1棟公共服務配套等。湘江院士港以面向前沿領域進行重大攻關的院士先鋒團隊和主力團隊為主要服務對象,圍繞國家重大戰略科學領域,如物質科學、能源科學、生命科學、深空深地深海等重點領域,形成集科學實驗、重點研發、核心技術攻關等于一體的科研平臺。打造以面向前沿領域進行重大攻關的院士先鋒團隊和主力團隊為主要服務對象的科研基地,計劃招募四個院士團隊,每個院士團隊預計200——300人。
設計以“科創基石、湖畔星辰”為理念。建筑以方正的單元模式為基礎母體,通過化整為零的布局,最大化的打開城市界面。在已有的優美的山水環境之中,融入理性的現代建筑,建筑與環境相互融合,打造理性科技之美。打造高舒適性、有代表性、集辦公與生活配套于一體的花園式辦公園區。
四院一心:布置四大院士科研組團,呈圍合式院落設計,順應場地機理,同時增加服務智慧服務核心為四個院士研發組團提供生活、生產的配套空間;
三軸一脈:以場地南北道路為主脈絡,利用城市生態綠廊等現有條件,劃分城市生態軸、儀式空間軸、綠化景觀軸。
院落組團設計——遵循在地性原則,與基地環境和諧共處
全幕墻設計——強化景觀空間滲透,增加使用流線交互性
標準柱跨設計——定制化科研辦公體驗,為后期不同實驗團隊的設備需求預留條件
1#-4#院士研發組團含開敞科研辦公區域、通用實驗區、門廳、展廊、交流水吧、報告廳等功能;5#院士實驗樓為有特殊實驗需求的實驗室,主要根據引進的院士團隊需求進行定制化建設。6#公共服務配套含食堂、物業等功能。
石材與玻璃相映,厚重與輕盈對撞
建筑立面采用石材與玻璃幕墻相結合,組成不同質感層次的外墻系統,幕墻采用垂直線條設計,既展現建筑張力及形體感,縱向富有韻律的構件增強了立面的活力,又增強室內觀景效果;石材的加入增加了建筑整體的厚重感,以整體虛實結合,互相呼應的方式強調了“科創基石”的建筑氣質。
院士之窗、生態綠鏈
巧借地塊及周邊景觀資源,以生態設計理論為導向,通過項目景觀設計,將基地、湘江以及濕地公園聯系為整體,打造可持續的綠色辦公環境,自然、可生長性,細膩細節的景觀。提供人本主義的交流空間,現代、無界共享、具有國際藝術格調,同時為來訪者提供學習院士文化的場所。
綠建二星,綠色發展
本項目綠色建筑評價等級為二星級。設計秉承“以人為本,強調性能,提高質量”的技術路線,全面貫徹了綠色發展的理念,意圖將“建筑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和環境宜居等方面的綜合性能”的綠色理念貫穿于建筑的全過程設計內。
湘江院士港于2023年12月28日中標,于2024年9月13日完成了施工圖審查,現已經施工至地面第二層。在項目圖紙會審之際,長規院組織設計團隊及校審人員對設計圖紙進行了自查,針對之前設計趕進度的過程中出現的錯漏碰缺問題進行了修改與補充。同時建立設計施工疑問溝通群、配備駐場人員現場辦公,進行施工答疑指導,確保施工按進度推進。
版權所有:長沙市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湘ICP備11015747-1
經營發展部: 0731-84135500 綜合辦公室:0731-84134010 黨建工作部(人力資源部): 0731-84135251 傳真:0731-84134010
郵箱:csghy@163.com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人民東路469號